首页 君为依(重生)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49页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
('魏临撇撇嘴,心道你才是怎么回事啊,做好事不留名,不似你江小公子素来的做派。他忍了这句话没说,见天色尚早,把从前在太州府去过的好玩之处,在脑中过了一遍,拣几个舒服自在,不大累人的地方,说给方如逸和余照听。没说几句,余照便拉住方如逸道:“姑娘,不如我们去花市看看吧!奴婢听说山南的花市甚是好看,花草的品类多得不得了,便是京都各家赏玩的盆景,也都是从山南特特运过来的呢!”方如逸倒没有什么非去不可的地方,见余照如此憧憬,点头含笑:“那我们就去花市。”魏临得了令,引着众人往南边走,不多时便转进玉林巷,停在太州府里行人最盛的花市前。方如逸踮脚望了一眼,没瞧见尽头,问了魏临才知道,这花市绵延了整整一条街。满眼茂盛的花木,看得余照惊呼起来,方如逸让魏临带着她四处逛逛,自己则慢悠悠地跟在后头。上一世,她最爱这般似锦的繁花,元轼每日着人给她房中送去盛开的鲜花,即便她后来身中剧毒,时常昏睡,每日里的花却从未断过。如今目之所及的这些花草,自然是无罪的,可看在她眼里,却仿佛时时刻刻警醒着她,莫要忘了前世种种,莫要松了重活一场的大计。“方姑娘不喜欢花?”江与辰的声音闲闲传来,她默默呼出一口气:“喜欢的,可突然瞧见这么多,有些不知该喜欢哪一个才好。”“方姑娘见惯了漠北的风沙和荒芜,山南的花市,只怕会让你想起漠北的民生多艰,瞧着有些刺眼。”方如逸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关切生民的话,惊讶道:“沈馆主可曾仕进?”江与辰背着手,哈哈大笑:“我最不喜仕途经济,不过从前与人打赌时,考过举人。”“可曾得中?”江与辰点头:“那人把科举说得难如登天,我还以为要多试几次,谁知考了一次就中了,实在没什么意思。”方如逸停住脚步,吃惊地看着他:“沈馆主竟是文武双全之人,为何不继续仕进,报效朝廷?”江与辰饶有兴味地望着她:“方姑娘怎么也同旁人一样,说起俗话来了?人生如行路,若是总在一条道上走,多无趣?”方如逸郑重道:“可如果能在这条道上一直走下去,或许能看见更远的景致,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,给他们做个引路人。”就像上一世那个被元轼骗得彻底的自己,成了这一世谋划护佑家人大计的引路人。--------------------本文提到的所有水利灌溉设备,都来自明末清初科学家宋应星所撰之《天工开物》上篇《水利》。参考文献:《天工开物》,书林杨素卿刊本(明末清初)。《图解天工开物——中国古代工艺大全》,南海出版公司(2007)。第19章 谈心=====================旁人不知道的事?引路人?江与辰愣了愣:“何意?”方如逸侧过身:“人活一世,总要做点什么。就算不仕进,也可以周游四方,把山川河流录在书上,将来每每有行路人走到此处,就会记起从前有一位名唤‘沈江’的先辈,把他们脚下的路都踏过一遍,好让他们不至于迷了方向。即使一辈子不做官,这也是一件莫大的功德。后人得了你的书册,依照你的记录而行,对前路并非一无所知,如此你便成了他们的依靠。可我这段时日看来,沈馆主你的悠游,似乎只是悠游而已。”江与辰不解,盯着她的侧颜道:“悠游……不都是如此么?”无需思索人生,无需计较短长。方如逸却道:“悠游,本是为了散心,让我们心里绷着的弦偶尔也松一松。可这一路行来,我倒是觉得你心中并没有一根绷着的弦。”她转过身,定定地望着江与辰:“沈馆主,你可有什么想做的事?”江与辰一时语塞,心里浮了些茫然。他生来就是尊贵,皇亲国戚,世家高门,无需自己努力分毫便都有了。他奉着“浪荡”的旨,满京都无人敢逼他做什么。可就算每日游山玩水,无所事事的日子一长,也让他倦得很。于是他又四处爬墙头看热闹,想找些趣事来做,寻个能说上话的知交。回头想想,他得了无上的自由,但这份自由也成了他的束缚。猛然间,他觉得方如逸的这一问,直直问到了自己心里。他江与辰活着,到底想做什么?寻找木匠?做大农事生意?扳倒何家?可这些都是方如逸的计划,自己不过是跟着相帮罢了。这一刻他突然明白过来,自己四处浪荡,皆是因为不知活着一世,究竟要做什么。', '。')
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