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君为依(重生)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141页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
('暗卫点头应是,继而道:“这方姑娘怎么会挑了这么一个节骨眼,请王爷共游?徐家和方家一向交好,王爷,方姑娘会不会知道些什么?”元轼搁下邀帖,眸光笃定:“本王与她素无冤仇,她没理由算计本王。再者说,如今她的心思全在农具生意上,她吃了家门贫苦的亏,只想着多赚些银两,日常行事,也并无涉入京中争斗的意思。”“王爷说得是,属下多虑了。”元轼拍了拍暗卫的肩,语调舒缓:“你是一心为本王着想的,本王都明白。明日捉徐瑞,本王原也帮不上什么忙,不过是在府上坐等,出去一日倒也无妨。”暗卫赶紧抱拳,恭声道:“王爷放心,那徐瑞不过是个文弱书生,家中贫寒,连个提书箱的小厮都没有。明日春闱结束,他再无理由继续住在江府,定会回家去。王爷明日只管安心去见方姑娘,属下必会办妥此事。不过,王爷明日可要人暗中护卫一二?”“花市里出不了什么乱子,随意派两个跟着就行。”“是。”“退下吧。”元轼安歇一晚,次日天色刚透出光亮,便起身梳洗,换上浮烟青的衣袍,衬得他那张本就如玉的面容,更为贵气。方如逸主动邀他共游,实在是个大好的机会。那日在刘家花肆,他落后一步,白白让江与辰这个浪荡子,成了方家的救命恩人,他心里实在恼怒。幸亏方如逸对他余情未了,明明并无恩情,非要七拐八绕地说出一段恩来,若他再不能把握时机,一举勾住方如逸为自己所用,那就实在蠢笨得很了。眼看日已近午,他出府登车,往城南的花市去。京都的花市比不得山南,一到秋冬两季,只能摆些金桂腊梅,挨到春夏,山南的花卉盆景一来,才算添了些斑斓奇色。元轼下了马车,环顾四周,不多时便见方如逸从一间茶肆亭亭而来。“王爷安好。”她福了福,抬头间浅笑盈盈。“昨日匆忙相邀,还请王爷莫怪。”元轼神色恳切,摇头道:“怎会?如逸,你是明白我的,只要是你的事,我便有千难万难,也会过来,何况是共游?”方如逸侧过身去,左手微伸,请他入花市闲步:“我知道王爷不喜哄闹,今日贡院开门,城中老小都涌去了那里,此处倒也清净了。”元轼四下一瞧,花市门口还真是一个行人也无,心中顿时大喜过望,暗忖原来她竟这般把自己放在心上。“如此行事,其实还为着别的打算。”方如逸面色戚戚,叹了口气道:“今岁秋,王爷就要正式去左家下聘了,你我之间,缘分至此,实在可叹。虽说我平日里十分仰慕王爷,可使君将有妇,我也不好表露一二,更别提那些同我一般,对王爷有倾慕之心的女子。只怕京中没有千万,也有几百。思来想去,今日,此间花市还算是个避人耳目之地。我与王爷自然是清清白白地共游,可就怕有心人瞧了去,做个夸大其词的风语,岂不是要坏了王爷与左家的好姻缘?”元轼摇头苦笑:“什么好姻缘,不过是年纪到了,不得不定门亲事罢了。”他顿住脚步,目光深情地望着方如逸:“你知道的,本王心里唯有你一个。”方如逸故意移开目光,低头的瞬间,眉梢浮起一丝哀婉。她微微侧头,这份愁肠百结的苦闷,恰巧落在元轼眼中。“王爷待我好,我都明白,只盼王爷日后再别将这些话说出口。我落些讥笑,倒也无妨,可王爷如此高洁之人,若沾染了风言,实在叫我心中愧疚。”元轼暗喜,满心觉得方如逸已然被自己迷得魂不守舍,连为他受风言风语,也全不在乎。“如逸,其实本王……”“王爷。”方如逸打断他的话,目光落在一旁的茶肆上。“二月春寒,不如我们喝杯热茶,再行观赏,可好?”元轼连声答应,见巷口一阵风来,忙上前几步,立在风口,替方如逸挡了一挡,等她迈进茶肆的门,才跟着入内。可一走到吃茶赏花的堂内,元轼却后背僵直。何龄竟坐在里面。他目光一扫,茶肆里空无一人,心知何龄定是早就把堂中人全都赶走。他对何龄,说到底不过利用。平日里恩威并施,偶尔说上几句似近非远的话,撩拨得何龄以为,迎娶京中贵女不过是为了兵权,其实自己真正喜欢的是她。何龄出京,是因为方如逸,眼下三人又相逢,只怕会闹出天大的事来。不管她们两个是吃醋也好,争锋也罢,自己这个梁王必须摘得干干净净。否则,传到左家的耳朵里,好不容易得来的亲事,多半又要黄。', '。')
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