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沉雪文集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永远的江南梦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
(' <h1> 永远的江南梦</h1><script>chapter0();</script> 有朋友从江南寄来两张意境优美的图片,一张叫小桃红,另一张叫杨柳岸。

那张小桃红,朵朵艳丽的桃花儿笑满枝头,像美人羞红的香腮,绿色的榆树叶儿隐隐约约地衬作了背景,正合了诗经中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的意境,同时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美景。美丽的图画配以“小桃红”的曼妙歌名,恰是对音乐有着极深造诣的朋友的杰作。

另一张杨柳岸,婀娜多姿的柳枝轻轻拂动,远近浑然一体的绿柳丛林构成“杨柳堆烟”的美妙意境,也暗合了“吹面不寒杨柳风”的诗意。朋友的摄影水平极佳,而于文学和音乐又造诣颇深,我想图片虽然唤作了杨柳岸,其实却又是一幅无形画,画面的主体就是春风。而那婀娜的柳树,只不过是临时借用的客体,朋友用她来暗示“吹面不寒”的杨柳风,赞美“似剪刀”的二月春风。美丽的图片充满诗意,而我们不用去附会“杨柳岸晓风残月”的诗句,因为这分明就是“春风杨柳万千条,六亿神州尽舜尧”意境的最佳“注脚”

春风又绿江南岸。等不到我去看这江南美景,春风就早已吹绿了这江南的杨柳岸,桃花儿就早已迷醉了这江南的杨柳岸。

我想此刻的江南,一定是小桥流水多少杏花烟雨中,一定是琵琶笙箫多少歌声沉醉中。

“桃红柳绿。”不知是谁的佳构,将这对比感极强的冷暖两色绝佳地融合在了一起。桃红柳绿,这分明又是朋友的两幅美丽佳作小桃红和杨柳岸。绿,是生命的绿色;红,是生命的红色。生命,需要用绿色来展示生机,张扬活力;生命,更需要用红色来点燃信念,升华境界。

在西北沉闷烦躁的扬沙浮尘天气里,朋友从江南寄来的小桃红和杨柳岸两张图片,启示我去深刻领悟生命的真谛,也引发我对江南充满无限的遐思。

有一天,我百无聊赖,无意中抓起一本诗集,想驱赶走春天里心头有些落寞的情绪。是徐志摩那一首清丽缠绵的再别康桥,将我再一次拉回到一个烟雨迷蒙、桃红柳绿的江南。

在诗人的眼里,像江南一样,康桥也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。更为巧合的是,错过了春季,在一个“夏虫也为我沉默”的静静的夏夜,在一个因别离康桥而充满了缠绵意绪的日子里,却沉淀着诗人徐志摩一个永远的江南春梦。

我怀疑,那“河畔的金柳”的意象,是诗人将沉淀在灵魂中的江南梦,将那点美丽醒目的小桃红和那片茂盛的杨柳翠绿“悄悄地”移植到了寂静柔美的康桥上。

那河畔的金柳

是夕阳中的新娘。

波光里的艳影

在我的心头荡漾。

又是一幅绝妙的桃红柳绿图。
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