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沉雪文集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永远的江南梦
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
在那寂静的夏夜,柳绿自不必说。而那点美丽的“小桃红”就装点在诗人的眼睛里,装点在诗人的心灵里,装点在诗人的梦境里。诗人给那片茂盛的翠柳抹上了一层神秘的夕阳红,将“碧玉妆成一树高”的柳树装扮成了盛装的“新娘”装扮成了娇羞的新娘。那“波光里的艳影”就是新娘漂亮的倩影,就是新娘两腮那点化不开的红晕。

不论在遥远的西洋,还是陌生的东洋,诗人都无法忘记那点魅力四射的红晕。

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

象一朵水莲花

不胜凉风的娇羞

道一声珍重,道一声珍重

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——

沙扬娜拉!

这“不胜凉风的娇羞”这“蜜甜的忧愁”就是康桥那别离的缠绵意绪,就是康桥那神秘的夕阳红,就是康桥那“波光里的艳影”就是沉淀在诗人灵魂里的新娘两腮那点化不开的红晕。

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•舍勒就曾说:“羞,又属于美的范畴,是一种在沉睡中放射光芒的宝藏。”

多年以后“西部歌王”王洛宾在一个叫做金银滩的美丽的地方,写下了传世名作在那遥远的地方。我不知道歌王有没有读过志摩的诗歌,歌王的创作有没有受到过诗人的影响,但我知道,那打动歌王的“粉红的笑脸”“就像红太阳”的笑脸,就是沉淀在诗人梦魂中的那点醉人的小桃红。

还有康桥那“软泥上的青荇”那“柔波”里的“水草”那“榆荫下”的“清泉”那“长篙”和“星辉”那“别离的笙箫”那一个远离了尘世的、清凉洁净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世界,都是康桥所独有的吗?大概不会是吧?那是江南的影子,那是江南和康桥意象的叠加。

康桥,在诗人的眼睛里,至多就是第二故乡。而江南,却永远地沉淀在诗人的灵魂里,永远地沉淀在一种无法过滤其深刻内蕴的不朽文化里。因此“再别康桥”也许该唤作了“梦回江南”康桥,是江南在诗人梦幻里的投影,是一个意境隽永的江南梦,一个永恒而古典的江南梦。

那点美丽的小桃红,那片茂盛的江南柳,曾沉淀成一个醉人的江南梦,幻化成一片瑰丽多姿的云彩,自由地飘荡在历史的天空。她翩翩地飘过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,飘过词人韦庄的菩萨蛮,飘过诗人志摩的再别康桥,飘过画家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,飘过歌王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。如今,偶尔飘过朋友的摄像镜头,飘落在我的心头,又还原成一个永远的江南梦。 ', ' ')

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