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这下,阮建君直起身子, 觉得事情好玩儿了起来。他本以为高考前的分流,大部分高二学生不参加高考, 已经是巨大变化了。没想到, 这种分流, 在初中就开始了。说到和自己家孩子切身相关的初中课程的变化, 中年夫妇也打开了话匣子。妇女一边在桌上剥着橘子,一边激动地跟阮建君说:“学费还是和以前一样, 但现在我们家小霜能学到以前没学过的东西呢,像她说的高考变化这种东西, 我们地里干活的哪懂啊, 是新来的老师教的, 让小霜知道以后劲儿往哪里使, 多好啊!”阮建君点头, 随后问:“你们家除了小霜外,还有一个女儿?”中年男人开口了,他眼角的皱纹笑了:“对。我们家的第二个女儿,小云,这个娃娃和她姐完全相反,学习成绩一塌糊涂!她没别的爱好,从小就喜欢拆遥控器、电动玩具,可你说怪不怪,她拆完很快就能组装好,她就爱捣鼓这些东西,我们以前老数落她玩物丧志。”“她今年上初一,从她这一届起,开始正式实施初二分流。这算是救了小云的命啦!本来以为小云要是考不上高中,只能去打工了。可是现在,他们学校来了一批新老师,非但没有看不起小云,居然还夸她优秀鼓励她!”“学校新开了科技发明的课,老师建议她上这种课。听说以后还会有针对机械发明创造的职业学校,老师安慰我们,别担心让小云没有学上,可以走这条路子。现在啊,小云像变了一个人一样,从不爱学习,变的好学了,好学科技发明!她现在上学校的科技发明课,上的可优秀了,老师都表扬她,说她有前途!”阮建君身子往后仰了仰。一个原本初中毕业就出去社会打工的孩子,居然因为自己的天赋,在初中也能得到个性化的培养,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没有被扼杀在统一化的试卷里,而是爱护着它成长。最关键的是,还存在初中以后深入挖掘这种天赋和发展的路径。这在以前,简直不可思议。小霜对自己的妹妹很是羡慕,还补充说:““我恨不得晚上学两年,就能享受小云的待遇了!还有,每个初中新开的课都不一样,我们是县城里的初中。听说市区里富二代的学校,在初一,不中考的人,还可以选金融、经济、科技、音乐、舞蹈等五花八门的稀奇课程哩。”听到小霜说起富人学校,中年妇女摸摸小霜的头,小霜也对她露出笑容。女孩的笑容里没有替妹妹打抱不平的不甘,只有一种清醒和理性。她心里清楚,这种课程,不在县城学校开,不是瞧不起底层人,只是因地制宜,对学生们以后的谋生没什么用才不开的。阮建君看着小霜,思考着。看得出来,这孩子说起阶级差距的时候,内心的羡慕是有的,但没有嫉妒和不平衡,倒也不是很热忱于追求那些金融、经济、科技、音乐的“高大上”课程。听完中年男人对小云年级上出现的新变化的描述,阮建君问:“小云是不打算中考的,那初一年级里那些打算中考的孩子呢?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?”小霜这题会答:“从妹妹那一届起,他们的中考生,和我今年的中考科目一样。”说到这里,小霜是真情实感地嫉妒了,脸上露出可怜又羡慕的表情:“他们现在的学科课还是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,但变的有意思了,老师上课时会着重地延伸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,鼓励学生讨论、对话、争辩,甚至鼓励那些反驳这个知识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人!”小霜眼里发出十分惊喜又感兴趣的光芒,“不再是死板地接受知识,每个人都可以反驳几百年前的学者的观点,多好玩啊!”有意思,确实有意思。阮建君心想。即便是换做和小霜小云他们有代沟的自己,把自己放在这样的课堂上,在初中就能大言不惭对前人指手画脚、坚持自己的长处和爱好并得到老师的指引,确实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。鱼清舟补充道:“我们现在的工作进程,最小追溯到从初中开始,慢慢过渡。”“现在的初一学生,开始培养特长和兴趣。有的人学习方面不努力,但其他方面很有天赋,就会有相应的老师专攻她的闪光点。至于她的学科科目,作为基本素质,通过考试合格就可以毕业了。”“只要后续的发展足够持久和稳定,大部分的人会做出不参加中考的决定,他们没必要挤进高中和大学,他们应该往技术人才发展。”中年男人知道了鱼清舟是帮助做出这些变化的企业家,非常感谢鱼清舟,满脸通红地和他握手,一个劲儿地说着感谢的话。', '。')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