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第234章,反扑 (第1/2页)
时间匆匆,一晃已经到了天顺五年。
方家。
后院,秋秋已然十三四岁,出落愈发水灵,一袭湖蓝色锦罗衫,袂口绣着鹅黄蝴蝶,宫绶高匀,扇拢闲敞,愈发显得亭亭玉立,身边,趴着两个五六岁的小不点,正是最小的两个弟弟妹妹。
他们是方泰、方羲之后的老四、老五,一对龙凤胎,哥哥方朔、妹妹方星。
这对兄妹出生在农历初一,子夜时分,星辰漫天,故而哥哥名为‘朔’,妹妹名为‘星’。
要说,方朔这家伙的运气,可不如两个哥哥好,他出生那年,孟江从海外调回来,护院方家,从三岁就带着他打磨身子骨,没少吃苦,不过,好处是如今长得很是壮实,这小子也聪明,学什么都极快,还超过两个哥哥许多。
方星同样聪慧,不过多有被谷玉燕、师文君带着,受到熏陶,小小年纪,身上就有着一股娴静之气,此时,正一手搂着乖乖、一手搂着花花,给它们画画,看上去似模似样。
如今,乖乖、花花已有十几岁了,在猫、狗的寿命中,已然是迈入老年,整日懒懒的,不大喜欢动弹了。
此时,阳光穿过坠着一串串青葡萄的葡萄藤,琐碎落在三个儿女、一对猫狗的身上,秋秋一会儿给方朔讲着方程式,一会儿给妹妹指点画画。
方临回来,正好看到这一幕,脸上露出露出柔和的笑意,如儿女,亦如田萱,他认为有些自己喜好挺好的。
田萱很早就学了识字、核算账目,不过具体交给下面人,交叉审核,只抓大节,这每月也占不了多少精力,前年,找了一位女师傅学灯影戏(后世的皮影戏),时常拉着他、几个儿女们,表演来看;秋秋学了琴棋书画,不过,可能从小故事听多了,最感兴趣的竟然是写,在方临指导下还出版了一本《红拂女传》;方泰乃是家中长子,对经商颇感兴趣,老实学习管理经营;方羲这小子就……不提也罢,这一二年,他有些理解徐阔老对徐贤文那小子的心态了。
“爹爹?”秋秋发现方临回来,起身快走两步,终究没像小时候那样黏糊着过来,不过仍可见依恋。
方朔、方星就没有这么矜持了,喊了声爹爹,扑过来。
“哎!”方临一手抱起一个。
“爹爹,大半天都没见你,中午都没回来吃饭。”
“是呀,爹爹你去哪了?”
“去了西巷胡同。”
方临叹息道:“老屋那边,你们邱爷爷走了,当年老俩口去卖菜板车翻了,栽进沟渠,他下半身瘫痪……你们邱奶奶照料至今,还是走了,留下你们邱奶奶一个……”
那些西巷胡同的邻居,隔壁邱家,如今邱老倌走了,邱婆婆也是头发花白、老眼昏花,看着没太多精气神,大概时日无多;
这边满家,满根生后来娶了个寡妇,对满娭毑不好,这次回胡同看到,满娭毑苍老、消瘦都快让他认不出来,半点没有曾经胖胖的样子,想到以前往事:方家刚搬过去,对方不要脸皮过去吃茶、对儿媳妇春桃刻薄,逼走对方、满根生输钱被找上门、为唤醒儿子宁愿被掐死、被方临指出假死,救了一命,想带着方母蹭吃蹭喝……如今回想这些,憎恨、反感早已淡去,只剩下可怜;
辛家,辛老倌当年死里逃生,前年也是走了,是含笑走的,毕竟家中殷实,儿孙满堂——终究是故人,方临对辛佑两口子有所照顾,辛佑进了船队,沙小云在女工厂坊,两口子收入在府城都算得体面人,在辛芽儿之后,他们又生育了三子一女,都是健康。这次过去也看到了辛芽儿,依旧矮小,如今身高仍不过两尺,不过辛家能将她养大,已然是不易。
欧夫子倒是还好,虽然头发全白了,牙也快掉光了,但能走能动,基本生活还能自理,当初那个算命先生说他时日还长,果然料准,熬走了胡同多少老人。
再那边,陆家……
秋秋姐弟三个听着方临讲述,秋秋还认真听着,时而问上一句,方朔、方星对这些‘大人的事情’就没有半点兴趣,听一半,就回去算术画画了。
这也不奇怪,他们两个出生就在这边,和西巷胡同那边邻居都没见过几面。
“爹爹,爷爷、奶奶,还有三弟什么时候回来啊?”秋秋问道。
“爹也不知道,你要想他们了,可以出海看看,不过就是出海去了南洋,也只能看到你爷爷、奶奶,你三弟那小子,不吭不声跑去泰西了。”方临说到方羲,脸上难得地露出些生气。
大前年,方父在码头也是无聊,又听说海外一摊子需要照看,便出海去南洋了,方母自然跟着。
至于方羲这小子,大概是小时候听多了《鲁滨孙漂流记》、《海底两万里》的类似故事,很有冒险精神,对海外很是向往,方临也是开明之人,让方传辉带着他出去了,前两年还好,也就在吕宋、南洋打转儿,然后前两天来信,说是已经去往西天……不是,是去往西方,跑泰西之地去了!
他知道这事,差点没一口气缓过来,虽说如今去往海外已然较为安全,但这是从大夏到南洋航线,从南洋再往西走,就相对坎坷了,常有意外,比如海盗、好望角杀人浪等等……不过终究是自家儿子,还是写信请米西照顾一二。
这时,邓管家进来,说是有京师递过来的信。
方临拿了信,让秋秋看着两个弟弟妹妹,去了书房,神色肃然。
这五六年间,淮安局势稳定。
颜时登放飞自我后,三年纳妾一十二房,三年前已然迁转去别地;新任知府姓董,名为董其昌,不同于心心念念想往朝堂中枢去的颜时登,这位董知府是主动从朝堂退下来的,大概是看宦官集团、文官集团争斗不休,风波不平,并且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愈发大权在握,主动来地方避开动荡。
方临研究过这位年过半百的董知府生平,对其有十六字评价,‘人事精明,腾挪闪跃,陈力就列,不能则止’,如此聪明人,来到淮安,自然和他这边相安无事。
不过,这位董知府好书法,似乎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,心生去意,听闻最近有着辞官之意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 ', ' ')(' 第234章,反扑 (第2/2页)
总之,方临没在淮安折腾,镇之以静,最大的动作,也就是趁着灾年,陆续从江淮之地迁往海外百姓,少量多次之下,陆续迁走了七八万人,让吕宋基地、南洋基地愈发欣欣向荣。
反观京师,这些年却是动荡不休,与方临相关的,那位监察御史韩元敬,遭到罢官;蒲元皓,就是曾经的蒲知府,也是贬谪岭南……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0 00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